9月23日,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召开“大连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邀请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延明介绍大连这十年来在工业创新发展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延明
❖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认真贯彻“制造强国”战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迎来了大连工业升级版的历史性跨越,十年磨砺,大连阔步迈向制造强市,为加快大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GDP“三年过万亿”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规划引领
政策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坚持以中长期规划和五年规划目标任务为统领,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时制定年度预期目标和工作计划,形成长短结合、滚动推进的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体系。
贯彻国家重大部署,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加快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三品”战略等重点工程,形成多点突破工作格局。
适应新时代改革任务变化,不断完善配套专项资金政策体系,先后制定了覆盖智能化改造、新建重点项目、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产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多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效促进了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了产业竞争力。
成立重点产业链专班、项目谋划专班等各类工作专班,强化高位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在政策设计和高层推动上形成了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不断做大经济总量
产业规模实力大幅提升
通过采取“一企一策”、规上工业企业工作秘书服务全覆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大连工业经济焕发新的增长活力。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六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0、2021年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但是两年的平均增速仍然达到了9.3%,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
2021年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分别达到35.5%和51.8%,创多年来新高。
2017-2018年
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督查激励表彰。
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发展载体加速形成,目前,我市已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7家,在东三省排首位。
着力提高供给质量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切中了实体经济的要害、抓住了辽宁振兴的关键、指明了产业转型的方向。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大连将做好“三篇大文章”作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加快大连工业率先振兴的重大战略,制定出台专项行动计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并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和工程化推进,取得积极成效。积极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制定并完善提升产业链水平行动指引,全市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装备制造业以短板装备攻关和国产化替代为突破口,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不断提高,并加快向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挺进,实现了船舶、机车、制冷设备等传统产业从小到大,机床、轴承等产业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华龙一号”核岛主设备、4兆瓦级风机单列圆锥主轴轴承等一批“大国重器”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
▲4兆瓦级风机单列圆锥主轴轴承等一批“大国重器”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石化产业加速向下游延伸,形成了长兴岛(西中岛)、松木岛、大孤山三大石化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占比达到2/3以上。
▲松木岛
▲大连石化公司
目前,全市原油加工量、PX、PTA产能在国内城市中均居首位,为国家石化产业安全做出重要贡献。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正在向2000亿级高端装备集群、200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和1000亿级新一代汽车产业集群迈进,大连被国务院评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方”。
▲亚明汽车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重点领域创新亮点频现
大力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每年实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超过400项,其中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超过200项。
截至2021年
■ 累计建成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27家,其中国家级15家;
■ 建成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54家,其中国家级4家;
■ 建成9个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
■ 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达到7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建成“长征云”“擎起网”“行健”等17个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超过50万台(套)、工业APP超过1500个,全省领先。
从自主研发制造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打入航天军工领域,到成功建造打破国外垄断的全球回转直径和全冲程最大曲轴,从首艘国产航母在连下水,到“翼型风帆助推”超大型原油船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大连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大连重工员工在专注地测量曲轴加工精度。徐阳 摄
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优质企业培育成效突出
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扶持企业发展激发经济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减轻企业负担,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构建起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格局,一大批优秀领军企业脱颖而出。
经过多年培育,大连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4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9家、“专精特新”产品(技术)461项。2021年,3户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连优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大连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支撑融合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融合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一是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先后制定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了一批重点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累计实施了超过50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了50余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了30%,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10%。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80余家,石化、装备制造等领域智能制造的水平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蓝石海洋工程(大连)公司新材料海洋智能装备新工厂项目。效果图
二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出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20余家企业获评国家试点示范和优秀解决方案,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获得国家建设许可,其中3个已建成并为企业服务。培育了“长征云”“擎起网”“行健”等17个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过50万台(套),工业APP超过1500个。
三是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2%,在东北地区领先。全市通过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累计100余家,占全省80%以上;在新技术、新应用的作用下,大连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和就业方式等不断加速变革。
四是全力提升软硬件支撑能力
近十年来,大连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软件产业不仅国际化特色突出,拥有惠普、埃森哲等百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还形成了以高新区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汇聚企业超3000家,产业规模超千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在英特尔(SK海力士)项目的带动下,不断做大做强,以新型元器件、集成电路为主导的产业链布局初步形成,智能硬件、光电子等新兴领域加速发展。
▲SK海力士/英特尔大连半导体存储技术制造与研发基地全景。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市工信局将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完善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动,提升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下一步
市工信局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力巩固大连市多年形成的产业链和产业基础,保持制造业的占比基本稳定,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推进制造业的高端跨越、智能升级和绿色转型。
采集:宋宇
资料:市工信局
图片:张春雷
部分由受访单位提供
美编:张欣
编辑:王宇 何鑫
校对:鞠传强 孟颖
主编:单淼
监制:穆军 宋伟
Copyright © 2022 大连挂号网- 专业挂号-曹铭谦-郭丽苹-车颖-王洪江-姜一农-崔振泽-蒋飞-李吉彦-张殿龙-宋伟微信挂号预约服务 All Rights Reserved.辽ICP备2022005607号-1 XML地图
技术支持:大连挂号网